新东网ETC卡 智慧行车一路畅通
发布时间: 2016-01-08 10:24:17
智慧ETC 畅行天下
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简称ETC )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路桥收费系统,通过“车载电子标签+IC卡”与ETC专用车道内的微波设备进行通讯,实现车辆不停车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功能的全自动收费系统。
ETC系统通过安装于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和安装在收费站车道上的天线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主要由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中心管理系统和其他辅助设施等组成。其中,车辆自动识别系统有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OBU),又称应答器(Transponder)或电子标签(Tag)、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RSU)、环路感应器等组成。
ETC构成图
车载单元(OBU),又称电子标签,是安装在车辆前挡风上的一个小盒,可以插卡。车主办理了ETC卡后,将卡插入设备的卡槽,在通行ETC车道时,可以通过OBU自动识别、记录车辆信息,自动抬杆放行,并在下高速时从卡中扣除通行费。
路边单元(RSU)安装于收费站旁,环路感应器安装于车道地面下,中心管理系统有大型数据库,存储大量注册车辆和用户的信息。当车辆通过收费站口时,环路感应器感知车辆,RSU发出询问信号,OBU做出响应,并进行双向通信和数据交换;中心管理系统获取车辆识别信息,如汽车ID号、车型等信息,与数据库中相应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控制管理系统产生的不同动作,如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从该车的预付款项账户中扣除此次应交的过路费,或送出指令给其它辅助设施工作。(注:其它辅助设施如违章车辆摄像系统、自动控制栏杆或其它障碍、交通显示设备。)
车载单元(OBU)
新东网ETC卡 助力交通信息化
发展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具有重大意义:
1、提高高速公路管理与服务水平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可缓解局部路网区域的交通阻塞,提高通行效率,减少通行费流失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当电子收费范围和用户数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将会大大减少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成本。
2、促进交通信息化发展
在联网收费环境下发展ETC收费系统,可将各种信息源整后提供适用于公路事件检测、拥挤预测及运行时间预测等综合运行信息、管理信息、规划建设信息,甚至发布诱导信息等服务;加强对注册用户的管理与服务,发展诚信用户。同时,ETC还可以与GPS、GIS相结合,提升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展我国智能运输体系,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交通体系技术的发展。
3、解决因大交通而产生的道路阻塞问题
据测算,现有封闭式收费系统出口最大通行能力为180辆/小时/车道,在交通量较大的情况下该收费系统已然成为道路的瓶颈,而单纯靠增加收费站车道数也只能解决交通阻塞的一时之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发展需要。同时,受征地、建设等条件的制约,从长远发展来看,ETC无疑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4、有利于减排环保
ETC全国联网不仅可以有效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让城际间交流贸易更密切,让更多经济圈相连,还可以大大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实验证明,ETC可使车辆减少因排队而频繁启动、刹车的次数。据估算,我国ETC耗油节省量约为6500万升,平均每年能源节约效益约为4.3亿元。以目前交易量预估,每年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建设费用就可节约1.5亿元。经环保部门的评价测算,每万次ETC交易可节约314升燃油消耗,减少56千克各类污染物排放。
5、有利于开拓行业空间
在车场管理中,提高出入口车辆通行效率迫在眉睫。传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中人工和半人工按键取卡、出口缴费的流程,进出一次停车场仅在出入口的时间就需要耗费近1分钟,如遇重大活动或高峰时段,不少停车场经常出现长时间排队现象。而ETC停车场则能够缓解停车场高峰时期车辆进出的压力,从而减轻部分道路的交通压力。此外,ETC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集感应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采用含安全性高的CPU卡有源电子标签,既拥有“高富帅”的形象,又能确保支付结算的安全性,成为受人拥戴的新型停车场管理模式。
新东网ETC卡产品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V2.0/3.0》、《交通部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规范》,分为储值卡和记账卡2种,目前已在各地成功发行近百万张。面向新的行业需求,新东网致力与合作卡厂一同推动ETC卡片在多个行业的应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类型。